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四月份!注意防范!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多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

狂犬病 手足口病 蜱虫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鲁氏菌病 2025-04-01 18:59  14

盐山县卫健局召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专题培训会议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经蜱叮咬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盐山县连续三年有病例报告且呈不断上升趋势。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全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下简称发热伴)防控工作,3月27日至29日,盐山县卫健局召开全县发热伴防控工作专题培训会议。县疾控中心主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盐山县 盐山县卫健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2025-04-01 16:41  12

4月健康提示 | 人间四月天,疾病莫沾边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同时伴有发热等症状。该疾病主要侵犯6岁以下儿童,常常在学校、托儿所等集体场所暴发。症状包括发热、手心、足底、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

疾病 花粉过敏 麻疹 蜱虫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25-04-01 16:31  17

疾控发布:4月防病提醒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患者早期可表现为发热、流涕、喷嚏、咳嗽及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口腔颊粘膜可见周围有红晕的蓝白色斑点,称柯氏斑,是麻疹早期诊断的标志。发热后可出现特征性皮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为玫瑰色斑

甘蔗 疾控 手足口病 麻疹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25-04-01 10:52  13

【前沿&进展】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涛课题组研发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中药复方“清气固血方”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一种由SFTS病毒(SFTS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感染后,患者常出现高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器官功能

王涛 中药复方 生命科学学院 复方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25-03-31 22:56  13

【香河疾控中心】4月健康提示

4月气温逐渐回升,雨水增多,昼夜温差较大,春耕农忙及踏青郊游等聚集性活动增加,将逐渐进入传染病高发期,需重点防范呼吸道、肠道传染病以及媒介传染病,包括但不限于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及登革热、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此外,野外野生蘑菇

诺如病毒 疾控 香河 香河疾控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25-03-31 16:46  13

扬州疾控提醒:春季预防蜱虫叮咬不可小觑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大家换上了清凉装。每年的4~6月是蜱虫活动的高峰期,人们在户外游玩、劳作时被蜱虫叮咬的机会显著增加,蜱传疾病也随之进入高发期,特别是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在茶园或田间从事野外劳动的采茶人员和农民,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疾控 扬州 蜱虫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蜱虫叮咬 2025-03-19 17:06  14